新课程评价管见
横塘中心小学 严文华
一、基本理念
1、教育评价:对教育事实(人或事)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评价的功能:导向、诊断、激励、调节、鉴定与甄别。
3、评价的目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传统评价的误区
⑴对象狭窄化(只评学生成绩,强调认知成份)(一节课完即时抽查)
⑵目标唯量化(忽视质性评价)
⑶手段单一化(以考试为主)
⑷主体局限化(师评生,由上而下——审判、量刑)
⑸重心终结化(轻视形成性、过程性——偏重懂了、会了,忽视喜欢吗?快乐吗?)
5、新课程评价的特点:
⑴目的育人化,从“过分甄别选拔”转向“激励发展”。不仅仅是选拔精英,划分等级,而且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主体多元化:从“过分单一”走向“多元”,由“他主”走向“自主”,正视个体差异,关注内心感受;
⑶对象多维化:从“过分强调知识”走向“知情意行并重”,从“智育”走向“整体素养”。①“三维目标”的确立;②教学中,评价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行为;
⑷方法多样化:从“过分关注定量评价”走向“定性定量相结合”;
⑸重心科学化:从“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二、鼓励性评价的实施
1、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找学生的优点
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色盲”——尤其对差生。
原则:找好不找坏——好生与差生都是评价造成的。
2、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和表扬(不是唯一方式)
3、以学生个体为主要评价参照标准
4、评价宜以模糊为主
三维目标的要素,有些很难量化,水清则无鱼。
△注意:太模糊太笼统,也不好,无激励作用。
5、对学生的错误,失败要正确评价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