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的“多”与“少”
 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新课程在线 >> 课改论文 >> 正文  
  激励性评价的“多”与“少”         
[ 作者:严文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98    更新时间:2004-12-8    文章录入:肖瑞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激励性评价的“多”与“少”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  严文华

 

在新课改的推行中,教师习惯吃“教学改革的快餐”, 把新课程评价的意义狭隘化,操作简单化了,课堂中“掌声”不断,是否真正出自学生内心,是由感触而自发,我们从学生因“习以为常”而“麻木不仁”可见一斑。怎么样使激励性评价流光溢彩呢?应该把握这“几多几少”。

1、确立评价的视角——多找好,少找坏

找好,就要睁开“好色”的眼睛。此“好色”非彼好色。事实证明,教师若能发现与适当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就能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就会自觉地对学习产生内在的追求力,远离随意性。只找学生缺点,是教师在使“软暴力”,耍一把不见形的刀子,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厌师厌学。例如:一学生做题,对了七道,错了三道。一般教师针对该生错的三道题中的错的环节进行评价来启发帮助;而有智慧的教师却是,从该生做对的七道题入手,或从错的三道题中做对的环节入手,来进行评价激励。

怎样才会有一双慧眼呢?苏东坡坐禅的故事,想必会给我们一些启发:一日,苏东坡和佛印在坐禅,苏问,我坐禅的样子象什么?佛印答道,象一尊佛。佛印接着反问,我坐禅的样子象什么?苏答道,象一堆屎。佛印听了只笑了笑,没说什么。晚上回家,苏东坡将此事得意地告诉妹妹听,苏小妹提醒道,佛印说你象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象屎是因为你心中有屎啊!…….这也印证了“善恶由心”的说法。从这个角度看,好生与差生也许就是由于教师在评价的视角所导致的。因而,改变眼光,始终以友好的、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学生,我们就能从学生貌似“一无是处”的表现中,找到亮点。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很有说服力。在常人眼里的问题学生,到陶老眼里,简直是无瑕可造之才。陶老遵循“找好不找坏”的原则,并找得有理有据,让学生感到真切有促动。——这就启发我们需要扩大教育评价内容的眼界。当然,“找好”也需要注意防止过分夸大学生优点及廉价的评价。

2、构筑评价的Y轴——多纵向,少横向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受困于所谓的客观评价标准评价,唯书唯师现象严重,关于学得如何,往往是课本说的对,教师说了算,分数说得准。在仅有的一些相对评价中,教师又常常出言不逊:“你看他,与你同样大,多懂事啊!”“他们俩,谁读得好呀?”教师也多喜欢将学生横向评价(X轴),然而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施行激励性评价更需要采用纵向“增值”评价(Y轴)。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随意把甲学生与乙学生相比较,更不拿此学生的短处与彼学生的长处比,而是引导每个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将自己的此方面与另一方面比,就会比不出自卑感,只比出自信心。

例如:一教师在连续4次批改某暂差生的作文时,写有这样的评语:

1次,你知道作文题目居中写。好! 2次,你不但知道分小节写,还知道每小节开头空两格,作文的书写格式你掌握得不错喔!  3次,自强的你,这次进步很大,能把许多长句子点上了正确的标点,让人读起来感觉很清楚。  4次,你不但把前三次的优点保持住,并且做得更好了。值得庆贺的是,你这次作文中有精彩描写,运用了学来的好词佳句。下次作文课时你愿意将它读给同学们听听么?你行,肯定行!

当然,纵向相对增值评价还有其他有效载体,例如:建立学生个体成长档案,让学生自编《习作专著》等等。它们有共同点:将每个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及学期终极结果,均是首先与他自己在前时期的表现相对比较,总是首先将他自己某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点与其他方面的弱点来相对比较,总是用变化着的方法来进一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增值评价中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

3、讲究评价的技巧——多理解,少臆断

多理解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感悟的独特性,少臆断就是不要只根据教师自己的认识理解或教材的“客观”意思来论定,要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因为,语文是人文学科,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雪化了               (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学生的答案有:有水了。/水流走了。/春天来了。/太阳笑了。/花儿开了。……试想,对于这样开放的练习,我们怎么好只依据一个答案来评说是否呢?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调整策略
 下一篇文章: “做数学”——让我们更敏锐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