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体会
五年级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真可谓是逆思维能力训练越到家的人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这个时候,教师不得不再一次使出看家本领引导学生用顺向思维去找数量关系。例:小红有10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多少个?如果要求学生用列方程解这道题,寻找数量关系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
① 总共的个数-剩下的个数=吃了的个数;
② 剩下的个数+吃了的个数=总共的个数。
③ 总共的个数-吃了的个数=剩下的个数。
假如使用第①种数量关系式,将得出方程10-8=X。这直接就能算出10-8=2的算式又何必用方程啰里啰嗦的去解答呢?假如用第②种关系式,虽说也是正确的,其实也难免是为列方程而列,多少有些牵强。无疑,第③种有关系式是顺着事情发的进程也是对将来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解应用题最有益处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方式正是他们在一年级时就能自发找到的,到了四年级却成了最不易接受的,将它重新拾起,学生却时常感到别扭。这不得不承认,教育者有点儿在瞎折腾。 假如从一开始,就允许学生使用10-8=2这样的列式方式,只要学生能理解吃掉的是8个而不是2个,或者当数量变大不能简单的靠口算得出结果时,引导学生用10-( )=2,然后想办法算出括号里面应填几,在学生填空的时候,自然就会用逆思维10-2来计算,这并不影响他们逆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