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的窗
 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教师在线 >> 教师论文 >> 小学数学 >> 正文  
  评价——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的窗           
[ 作者:严云霞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5    更新时间:2004-12-21    文章录入:严云霞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评价——为学生打开一扇自信的窗

横塘中心小学  严云霞 陈 英

 

评价改革是推行课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提出了很有指导意义的改革意见,提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课程标准到评价再到评价内容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制定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案对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数学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有效的过程评价指标

《标准》强调评价要伴随在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捕捉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我主要从“学习习惯”(课前准备课堂纪律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问题,发言,倾听,作业情况,合作学习等)制定过程评价与指标。以小组为单位,每节课由小组长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表现进行记录(教师只记录在案学生的优异表现及课后作业),记录一节课被老师口头表扬几次,课内作业是否得星,每个月再进行汇总,作为期末评价的依据之一。

1、过程评价的具体操作

学习习惯和小组学习情况主要通过每节课的小组自评和互评,从学生在评价中表现出“斤斤计较”的认真劲,确实实现了评价的反馈,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强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除了小组评价外,教师要及时进行口头评价,如“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等鼓励性的语言,“你真棒”等赞扬性的语言,辅以教师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一个真诚的微笑和赞扬的手势,激发起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生活中的数学如:量电线的长,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寻找生活中的乘除法等多数在课后完成,能反映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信息的处理能力,是过程评价的的重要指标,及时登记评价能使学生学习的生活化,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

评价时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计算题”,根据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高低给予评价,做得又快又全对的,评得小红旗,错了一题的小朋友得五角星,错两题及以上的小朋友画上三角并在中间画个问号,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做成这样子。“解决实际问题”则根据学生解题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巧妙给予星级评定;“开放题”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给予加分评价,这样扎实有效、细致的过程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本领,他们将做题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形成了良性循环。

2、把握“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原则

课堂纪律差者,组长要及时记录,以促使他们及时改进;课后作业没有完成者,老师要及时登记和提醒;学生在课堂作业中的点滴进步、闪光之处也要及时记录和表扬,这对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有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才能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育和调节作用。

二、制定适宜的期末评价指标

期末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一种鉴定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我以“基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我的特长”等作为期末评价的指标首先让学生自评,肯定一学期来自己的优点,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白以后的努力方向,发挥学生的评价的主体作用;其次由小组同学综合,该生平时的情况进行互评,主要评价其优点,帮助他指出缺点和努力的方向;最后是老师给予“等级+评语”的综合评价。

1、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对基础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主要通过笔试进行评价。新课改并不否定考试的评价方式,关键是怎样考和如何处理考试的结果。数学的考试要侧重于考察其掌握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命题时要注意灵活,多出一些书本知识的应用,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考查:给你50元钱上超市买东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灵活计算,真正运用所学的乘法、除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考试的方法要多样,给他们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呈现出来,如笔试、口试、特定情景和行为评价等。对考试成绩要淡化处理,只作为期末基础知识和技能成绩的参考。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非学业指标的评价,相对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不适合采用标准化的量表进行评价,要根据数学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指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热情、课内外投入程度,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否愿意帮助他人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避免给学生定分数或一个等级,而适合于用简洁性的描述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终结性评价要把握“宽松、模糊”的原则

相对于过程评价的严格要求来说,期末适宜采用相对宽松的模糊评价。要在一组评价对象内部进行相互比较,考虑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不同背景和特点,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注意发现学生的潜能,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尽量给予“优、良”等次的评价,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用鼓励、鞭策性的评语,不断激励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如对不细心的学生用“你本学期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进步,上课时经常能听到你精彩的回答,要是能改掉粗心的坏习惯,你就能更棒了”,退步的学生可用:“你本来很优秀 ,可是这学期却很少发现你的出色表现,千万别掉队了”,对有进步的学生评定等次后加上“进步了,要是在某某方面能给予重视就更棒了”。还要委婉的指出其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学生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最终实现评价的教育和发展功能。

3、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长处

在期末发展性评价表中“我的优点”一栏用于登记学生的优异表现:如优秀小组长,在计算方面表现突出的计算小能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把好手;联系生活发现问题的小小发明家;课后善于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优胜者,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适当给予加分,允许学生用自己的优点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促使在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有助于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评价是一个杠杆,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发展的有力保障,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树立自信的一扇美丽的窗。

 上一篇文章: 让符号在课堂中出彩
 下一篇文章: 新的呼唤    新的探索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