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学校管理 >> 处室工作 >> 教科室 >> 正文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阶 段 研 究 报 告 之 二           
[ 作者:肖瑞元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2    更新时间:2004-9-15    文章录入:肖瑞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学校主课题省级立项课题《感染式教育 自求式发展》子课题

 

 


《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

丹阳市横塘中心校课题组

 

转眼间,我们又在探索的路上走过了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课题总方案的步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年研究计划,开展了扎扎实实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努力将研究推向深入。现将一年来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探索内涵,认清意义

继续通过学习、反思、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理清班级特色文化在学校主课题中的地位,明确班级特色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及更新班级特色文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内涵意义。为此,我们一年中,邀请了吕同德、严化银、邹国胜、张月坤、孙林生等多位专家来校讲学,组织了多次课题研究月例会和沙龙式的交流活动,均取得了良效。

二、构建平台,开辟途径

㈠以围绕科研为中心点

在上一阶段“建立健全网络纳入科研轨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摸索出了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相关老师为辅导,以文化知识为切入点,以兴趣特长为载体,以晨会、班队活动、班级文化课、课外活动、假日活动为阵地,以学科为依托,以感染自求为途径,以德智交融、情感激励、师生和谐、生生互动为手段,以动手操作、动脑体味、潜移默化、融会贯通为方法,以学生自学、自做、自比、自感、自悟、自求、自律、自评、自乐、自进为活动轨迹的工作思路。

㈡以优化教师为切入点

为了提高班主任创建班级文化特色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学校狠抓了班主任校本培训,充分发挥省特级教师吕同德的引领作用,增添了3个结合:各班实施与沙龙交流相结合;观摩班级活动与参观操作过程相结合、作品成果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相结合;进一步激发班主任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积极性。同时还狠抓反思教育与行动研究两个重点,通过小型对话和中型沙龙,让班主任思考、反思,探索和解决班级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工作能力。虽然各班师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班级里的德育目标所选择的文化切入点不同、文化视角不同、文化载体不同、行动实践不同,但工作思路是相同的,都是按照“感染式教育、自求式发展”的精神进行实验的。

㈢以学生感染自主为根本点

除了由学生来决定本班级文化特色的内容、载体、特色名称、特色口号及相关的班歌、班徽、班旗以及班徽、班旗的解读,还充分让学生在多种场合展现本班特色。如在集会时,各班的班徽金光闪闪、班旗迎风飘扬,班歌歌声嘹亮,气势振奋人心,场景赏心悦目;在主题活动时,举行班级内、年级内或全校性的展出,各班班级文化五光十色,争奇斗艳,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成了校园文化中的一个个新的闪光点。在这些活动中,始终让学生去设计,去准备,去交流,去总结,去体验。不求每次活动的完美——学生不出错,但求学生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新的收获——兴趣的、习惯的、态度的、知识的、技能的、能力的等。

三、拓展创新,力求突破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班级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闪现出灵性,取得了初步成效后,我们并没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而是在开拓新的空间,在寻找新的生长点,在力求新的突破,争取班级文化建设走上新台阶。

1、融合新课程理念,编写校本教材

组织班主任反复讨论课程改革理念,认清编写班级文化校本教材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激发了班主任的热情和干劲,他们放弃休息,利用节假日,翻阅书报,上网查找,整理草稿,撰写教材,安排实践作业,下载有关照片,配画插图,多次论证,反复修改,经过一学期的奋战,终于编写出了《儿童漫画》、《剪纸》、《编报》、《花艺》、《小诗花》、《书信》、《植物标本》、《绿色环保》、《折纸》等九套班级文化校本教材。由于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因文章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受到学生的欢迎。由于校本教材使用做到了“九有”:课表上有课时,备课簿上有教案,实践作业有活动,督促检查有听课,研究讨论有沙龙,感悟自求有行动,反思总结有论文,道德教育有效果,评语激励有表彰,受到专家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2、渗透绿色思想,进行环保教育

为了教育学生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为了创建绿色学校,为学生绿色的人生奠定基础,我们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渗透绿色理念,进行环保教育。如,三⑵班结合“绿色环保”班级文化活动,进行“我是环保小卫士”的调查活动,签订《节水公约》、《节纸公约》,找出十种节纸办法,初步养成节水、节纸的习惯,并把环保教育向家庭、社区辐射发出《节水倡议书》《节纸倡议书》。很多班级结合自己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唱环保歌、读环保书籍、画环保漫画、编演绿色童话课本剧、编写绿色儿童诗,辐射绿色小报、环保剪纸,写绿色书信,画环保漫画,写环保感悟日记,开展“环保小卫士在行动”评比,全校揿起了“人人爱清洁、讲卫生,个个爱护花草树木,防止环境污染”的热潮。

3、发展求异思维,作品推陈出新

为了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教育活动再上台阶,各班师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求异创新中下功夫。如六(4)班在“猴娃喜剪百猴图”活动中,通过“六变”(变换猴子颜色、变换猴子部分动作、变换猴子手中的道具、变换猴子身上的花纹、变换猴子服装、变换猴子手把的字词),终于剪出了“百猴图”,使人惊叹不已。“植物标本大观园”活动中,求变求新,摸索总结出“一般植物标本”和“艺术植物标本”两种制作方法。“一般植物标本”中又分单层标本、多层标本、复层标本三种,在“艺术植物标本”中努力做到各科沟通、五音综合,以植物标本为部件,通过贴、剪、画、刻,制作出反映有关语文、思品课文内容的专题艺术标本,赋予植物标本全新的内涵和价值。四(2)班的“趣味折纸”,努力落实本班“折出奇思妙想,折出千变万化”的特色口号,在折纸方法上求变:折、插二结合;折装画三结合;折装画涂四结合;折装画涂写五结合……在折纸内容系列上求变:十二生肖折纸;汽车类折纸;鲜花类折纸;动物类折纸;在与学科知识沟通上求变:儿歌配折纸,图画配折纸,古诗配折纸,名言配折纸、歌词配折纸……真正做到折出了智慧,折出了快乐,走出了趣味折纸的一条新路。

4、依托网络环境,优化教育时空

我们把网络技术的工具性、交互性、主体性与班级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把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与班级文化的自主性、现实性、实践性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了更广阔的班级文化时空。六⑸班就是个典型事例。

⑴在网络环境中,班主任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开放班主任信箱。“网络悄悄话”热线开通了无声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进一步营造了班级心理文化氛围。

⑵把班级特色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网络,拓展班级特色文化空间。在班级网页上开设了“儿童漫画作品小屋”、“儿童漫画精品榜”、“感悟日记选登”、“自求小论坛”、“评价大家谈”、“班级新风吹”,学生们纷纷上网访问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班级特色文化作品的长期保存,而且拓宽了班级特色文化的平台,丰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底蕴,增强了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思想道德建设中实效性。

四、狠抓实效,结出硕果

1班级文化重熏陶,感染自求讲道德。以班级特色文化为内容的晨会、班会课、班级文化课、班级文化静态展示活动,班级文化动态展示活动、参观活动、观摩活动、评比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融化在生动有趣的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寓教于动,寓教于乐,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历史悠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精神,诚信、勤俭、守纪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2学生们感悟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共创作了反映班级特色文化的剪纸、折纸、手抄报、专题报、英语报、花艺报、儿童画报、植物标本、花艺资料、儿童诗歌、儿童漫画、卡通画、古诗配画、剪报本、软硬书法、感悟日记、体验心得、读书笔记等优秀作品两万多件,时间之短,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覆盖面之广是我校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各班涌现出“唱儿歌小天使”“故事大王”“书报的好朋友”“金剪刀” “编报小能手”“小诗花”“折纸大王”“小小画家”“标本小明星”“花艺小巧手”“未来漫画家”等1000多人,门类之全,分布之广,人数之多,也是我校历史破天荒的第一次。

3学生爱学习、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蔚然成风,学校“五个好”的校风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创造,学生们在班级特色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感染式教育、自求式发展”的活动,初步明白了成长、成人、成材的道理,自觉要求上进的学生数大大增加了,40多位“暂差生”有了明显进步,班级凝聚力也提高了,有力地推动了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各个班级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形成了良性竞赛的态势。全校涌现出8个好操班,10 个文明班,6 个优秀特色班。不但中心校班级文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而且向村小辐射, 大钱小学等完小班级文化活动也搞得非常有成效。

4由于健康的班级文化活动占领了学生们的课外阵地,学生们打电子游戏机、打架斗殴、唱不健康顺口溜、看不健康书报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课外翻阅健康书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互相讨论如何开展班级特色文化活动事宜,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成了同学们课外的主要话题。同学们校外生活丰富而充实、健康而有益。学生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班级文化,不仅制订了《班级绿色环保公约》,而且向学生家庭、四周邻居、工厂企业送去“节水护水倡议书”“节纸小建议”和宣传标语,把环保教育工作辐射到家庭、社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560多个反映各班级文化特色的自编节目和少先队活动,1000多件班级文化特色精品展示在“班级文化月”中,40块反映各班班级特色文化情况的喷塑展板树立在校园的草坪上、一只鼓鼓的学生成长袋挂在教室墙上,一本本班级文化档案资料簿布置在展览室里,无不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精神,无不闪烁我校“五个好”的校风光彩和校园精神,既美化和丰富了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增添了勃勃生机,又促进了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的交流,促使各个班级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搞好班级文化,推动班级文化活动再上台阶。

6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不仅是学生感染自求的过程,也是班主任学习、磨炼、自求、提高的过程,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兴趣特长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德海拾贝”班级特色文化工作经验集》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班级文化”校本教材获得丹阳市一等奖,班主任工作的30篇论文、经验总结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2位班主任分别被评为镇江市、丹阳市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五、问题反思

1、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应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果眼里只有特色文化,而没有班级文化的校园文化,那必定是“机械”教育。

2、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为更有利学生发展的工作,如果不让学生最主动地参与最深刻地感悟,而只是教师说了算或包办,那就是“形式”教育。

3、低中高年级学生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对内容、形式、过程及成果有不同的要求,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200471

 上一篇文章: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评价自求发展的研究》学期工作计划
 下一篇文章: 《素质教育的“三有”研究》阶 段 报 告 之 二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