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中心校关于朗读训练实施意见
一、现状:
课堂教学中分析、讲解多,朗读训练少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有的虽然注意给学生朗读时间,但教师对朗读指导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灵活、科学。在对所教课文的检查中获得,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的不到60%,能有感情朗读的不到20%。这种现状,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意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语感的重要手段。声情并茂地朗读,还是一种情操的陶冶。重视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目标:
(一)技术目标
1、读得正确——(1)读字正确,做到要看清字形,不要误读成形似字;(2)读间准确,做到要读准每个字的声、韵、调,声母发音要有弹力,韵母发音要饱满,声调要掌握准确。一字多音的要查一查字典,根据上下文确定字音。
2、读得清楚——做到吐出的字音毫不含糊,一个一个音节都很清楚,让人听到明明白白。
3、读得好听——做到句读分明,停顿适当,声情并茂。
句读分明,就是要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中或句子之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也要作适当的停顿。朗读长句时,换气要停顿;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引起听者的思考或注意时,也要适当停顿。停顿的地方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也会不同。
为了突出句子中的主要意思或强调句子中的特殊感情,某些词语要重读。
(二)培养目标
1、95%的学生对所教课文能正确、清楚、流利朗读;7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高年级学生对程度适合的短文、诗歌,能稍作准备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年级学生每学年有感情地背诵优秀诗文30篇,高年级每学年能有感情地背诵优秀诗文20篇。
3、全体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对朗读有浓厚兴趣。早读课、语文课书声琅琅。
四、原则:
科学性原则:遵循规律,尊重个性,针对实际,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示范性原则:通过看朗读展示、听朗读录音和教师、学生的朗读,树立榜样。
激励性原则:训练中以鼓励、比赛、展示、谈经验等多种途径、方式激励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创设朗读的浓厚氛围。
训导结合原则: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高指导质量,做到有练必有训。
五、措施:
教导处:
1、组织学习印发有关朗读训练的信息文章,提高师生对朗读训练的认识。
2、组织一月一节的镇朗读训练研究课(定于星期六)。
3、两周一次对各班进行朗读水平的抽测(每次一人)并及时公布成绩。学期结束算得各班朗读抽查的总成绩,作为对该班的考核内容之一。
4、在朗读内容中首先朗读好课文,其次加强对课外优秀散文、诗歌、学生优秀作文的朗读。各班每星期确定一节朗读训练课进行专题训练。
5、进行期初、期中、期末的朗读竞赛,语文教师、任教师教师与班级学生共同朗读竞赛,从而形成全校师生共同训练、共同提高的局面。
6、倡导反思,撰写有关朗读训练的经验文章,随笔、案例、论文都可,一月一篇。
7、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朗读成果展示。(1)每周红领巾广播安排学生、教师进行朗读;(2)每次开家长会各班安排学生朗读展示;(3)各种活动由学生主持;(4)对学校的各学生活动室由学生向来访的外宾或校内学生介绍。
年级组:
1、加强朗读训练备课、研究,语文课必有朗读训练,其它课不忘朗读训练。
2、每两周上一节朗读训练研究课。
教师:
1、每日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在全校教师中评出朗读“十星”。
2、利用早读课、晨会课、班队课等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读好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要求。
各班建立家庭朗读训练家校联系卡,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来齐抓共管。
3、阅读课备课备“下水读”,找准指导点。课中要有一个朗读指导的精彩片断(训练过程)。
4、重视培优补差。(1)建立差生档案;(2)成立带帮小组;(3)两星期评比一次班级朗读十星。
学生:
1、每日必读。用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练读一篇文章,不少于5分钟时间读一精彩片断,不少于10分钟诵读一首古诗。
2、确立朗读星级制。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以学生自愿申报的方式进行星级评定。
星级 |
标准 |
一星 |
对所教课文能流利朗读,声音响亮,读字正确,读音准确 |
二星 |
对所教课文能流利朗读,声音响亮,读字正确,读音准确,吐音清楚。 |
三星 |
对所教课文能流利朗读,声音响亮,读字正确,读音准确,吐音清楚,句读分明,停顿适当。 |
四星 |
对所教课文能流利朗读,声音响亮,读字正确,读音准确,吐音清楚,句读分明,停顿适当,声情并茂。 |
五星 |
对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稍作准备,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 |
3、一节课后,要对重点句段,低年级对全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