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中心小学“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遵循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创设诚信氛围,树立诚信意识,提高文明素养,强化诚信观念,规范学校的诚信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诚信制度。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扎实推进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诚信教育的内容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为诚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律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公共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
(3)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对待他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等。通过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4)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的人等。
(5)诚信立人教育。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包括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三、活动安排:
1. 第一阶段(2005年2月——3月10日)
宣传发动,制定计划,组织报名,征订《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知识读本。
2. 第二阶段(2005年3月10日——4月15日)
读书、实践、征文。开展阅读《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知识读本活动、社会实践和围绕诚信教育的各种形式教育活动。
(1)开展以讲诚信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活动。
(2)开展“我心中的诚信形象”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活动。
(3)组织以诚信为内容的知识竞赛。
(4)开展“诚信在我身边”为主题小学生讲故事比赛。
(5)举行手抄小报竞赛。
3. 第三阶段(2005年4月16日——5月30日)
选拔、评比活动征文,总结活动开展的情况及经验。
四、活动要求
各班级要把“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诚信教育活动的指导,要认真制订诚信教育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把诚信规范有机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确保活动不走场。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结合:
(1)诚信教育要与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争创文明学校(班级)、行为规范活动中,进一步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强化诚信要求,要把诚信教育的实效作为考核文明班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2)诚信教育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突出诚信教育的内容,并使诚信教育渗透其它相关课程中。
(3)诚信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诚信教育,教师要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追求,不断完善人格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坚决杜绝各种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4)诚信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窗等载体,采取专题讲座、演讲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
(5)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努力培养全社会都讲诚信的社会氛围,使广大青少年处处受到诚信教育,时时得到诚信熏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