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人口流动增加,我国多地面临基础教育学位供给紧张的问题。以广东省佛山市和江苏省丹阳市为例,两地通过持续新建和扩建学校,有效缓解了学位压力,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佛山:2018-2021年新增至少16所学校
自2018年起,佛山市将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通过统筹规划、加大投入,至2021年累计新增至少16所中小学。这些学校分布在各区,包括南海区桂城街道的映月中学、顺德区乐从镇的新初中等,新增学位约2.8万个。此举不仅缓解了户籍人口的就学压力,也较好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佛山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1年学位缺口较2018年下降约4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丹阳:横塘中心小学的示范意义
与此同时,江苏省丹阳市通过优化校点布局,推动农村教育提质增效。以横塘中心小学为例,该校通过扩建教学楼、增设功能室和运动场,学位容量提升30%,并依托“智慧校园”项目改善了教学条件。作为丹阳市农村学校的典型,横塘中心的经验被推广至全市,促使2020-2021年农村地区新增学位超5000个,有效遏制了“城镇挤、乡村弱”的现象。
经验与启示
两地实践表明,缓解学位紧张需多措并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将学校建设与人口、土地规划同步;二是保障经费投入,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三是注重资源均衡,重点向薄弱区域倾斜。未来,随着“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此类实践将为全国提供有益参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yhtxx.net/product/222.html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