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反思与探索
一、课程研发
树立大课程观,突破“课程=教材”的狭义课程观,开放视线,从大课程纲的角度去关注课程的设计。
a、研发“研究+讲座”式的网络课程,让学生对丰富的信息资源产生强烈的感触,通过亲自体验,能力得到发展(欣赏型、资源撞击型、探索型、思辩型)
b、研发多类型的综合主题活动课程,让课程真正全面关注学生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1、基于学科教材方面的(以学科为单位的,以年级为单位,各学科参与的),让学生从另一层面产生对学科课程的喜欢。
2、基于班级文化方面的(以班级文化内容为单位)。
3、基于学校物质资源方面的(植物、花卉、自然与人文)。
4、基于社会实践方面的(社会调查、企业参观、敬老活动)。
二、队伍建设
1、教师群体建设(教研组建设+个体成长建设)
教研组建设:①合作的教研氛围;②课堂展示;③论文发表;④一年内有新教师生长点;⑤促进班内、年级内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体现减负增效;⑥一堂好课标准。
个体成长建设:①明确的成长目标(定位);②专家引领与个案培训相结合;③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建立“新课程在行动”主题论坛,开展课堂研讨活动,物化课题研究成果,追求课堂教学的本质,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
第四部分 德育工作与学校特色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也深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了加强德育工作,我们着重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抓手设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塑造自我,在激励评价中成为自己,在自信中获得成功,努力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德育之路。
一、布置班级环境文化,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
班级环境以“绿”为基调,在班级内外创设一个“洁、美、怡、育”的学习空间,班班有少先队角、图书角、花卉角、卫生角、黑板报、“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专栏。这些板块或散落在教室的墙面上,或伫立于教室的某个角落,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为教室平添了许多生机。少先队角垂挂着“三簿”和自编的板报,记载下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的足迹;图书角为教室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墨味书香;花卉角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绿,相印成趣,同学们在这里除草、浇水、松土、防虫,为花草献爱心,与自然和谐相处;专栏和板报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是学生搜集下载、归纳整理、书写绘画的成果展示,又是学生求知、质疑、问难、感染、体验、陶冶、激励的实践基地,它们成了班级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的班级文化环境,达到了无声的育人境界:每面墙会说话,每个角落有内涵,学生在这样的人文世界里轻松学习,自求自悟,快乐成长。
二、营造班级心理文化,以健康的文化感染人
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文化,必须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这人际关系由三种关系组成;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乃至学校其他老师建立起文明友好、礼貌待人、通情达理、互信互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班主任要倡导和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待、互相帮助、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要建立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平等待人、助人为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需爱生如子,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只有在这样的关系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群体成员之间和谐和融洽、相容和互补,理性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才能促使学生超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进。其次要创设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还要在班级里形成公正、健康的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是班级心理文化的根基,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规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学生们的心态、情绪、体验和行为。因此,班级舆论应体现四个性:正确的方向性,用正面典型教育学生的示范性,明白易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性,赏识优点、表扬先进、鼓励进步的激励性。既要大力宣传感人的先进事迹,又要有的放矢地鞭策时弊,抨击歪风邪气,使不良风气在客观的舆论环境中无立足之地,从而形成一个扬善抑恶的班级风气,使学生从中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作出正确选择。
三、培育班级特色文化,以有效的载体塑造人
要建设有特色的班级,育有个性的学生,就应该非常注重培育班级特色文化。所谓班级特色文化,就是具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具体来讲,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超”。这个独特性和优异性从哪里来呢?它或者是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或者是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的优势、特长的,或者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特长而建立起来的,或是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或是赶近时代的潮流回应新的主题,而建立起来的。我们认为班级特色文化有以下十个特点:独特的指导思想,独特的知识切入点,独特的文化视角,独特的文化载体,独特的感染途径,独特的感悟方式,独特的情感体验,独特的行动实践,独特的管理手段,独特的评价制度。尽管班级文化的特色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殊途同归的目的却是一个: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奠定学生良好的人格基础,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行为习惯,在自求、自悟、自觉的大道上前进。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引导学生自主确立了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有班级文化名称,班级文化标志,班级文化格言、班级文化载体和班级文化活动计划。如,一个班以“儿童漫画”为班级文化特色,确立了“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让快乐伴我们成长”的活动格言,以“搜集漫画”“画漫画”为载体,以“漫画激趣,漫画益智,漫画育德”为目标,聘请专业老师做指导,创建了漫画特色文化。他们在教室一角设立了“天天漫画”专栏,给学生提供临摹、创作、欣赏的机会;在教室开辟了“漫画角”,大批展示学生的漫画作品;通过晨会、班会、美术课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漫画的优缺点;谈画漫画的心得体会,评出“漫画小明星”挂牌激励,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画一幅好的漫画的作品,不但要有画漫画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必须做到:虚心学习,搜集资料;细心观察,抓住特点;专心思考,适当夸张;全心想象,幽默讽刺;耐心构图,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共同提高。。三个多月的漫画文化活动成效明显:不仅学生画漫画水平得以提高,智力得到开发,而且从中悟出了做人做事、做学问须有好态度、好作风、好习惯的道理。一幅幅漫画成了自找、自画、自悟、自求的桥梁,成了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奠基石;一幅幅漫画成了一面面镜子,学生从中悟出了刻苦学习、互相帮助、努力上进的真谛。又如六⑷班的“心灵手巧剪纸花”、六⑶班的“走进绿色、拥抱绿色”、五⑴班的“鸿雁传书育童心”等等这些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自求、自悟、自理、自学、自律、自强能力和合作精神,活化了校园文化建设。
四、展示班级特色文化,以丰硕的成果发展人
几年来,鲜艳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之花,结出丰硕的素质教育之果。具体表现在:
1、学生的感悟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共创作了反映班级特色文化的剪纸、手抄报、专题报、英语报、花艺报、儿童画报、查拳图解、花艺资料、儿童诗歌、儿童漫画、卡通画、古诗配画、剪报本、软、硬书法、感悟日记、体验心得、读书笔记等优秀作品两万多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覆盖面之广是我校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
2、学生爱学习、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蔚然成风,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各班涌现出“唱儿歌小天使”“故事大王”“书报的好朋友”“金剪刀”“查拳高手”“编报小能手”“小诗花”“小小画家”“花艺小巧手”“未来漫画家”1000多人,40多位“暂差生”有了明显进步,门类之全,分布之广,人数之多,也是我校历史破天荒的第一次。
3、学生们在班级特色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感染式教育、自求式发展”的活动,提高了班级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各个班级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形成了良性竞赛的态势。全校涌现出8个“好操班”,7 个文明班,10 个优秀特色班。不但中心校班级文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而且向村小辐射, 大钱小学等完小班级文化活动也搞得非常有成效。
4、由于健康的班级文化活动占领了学生们的课外阵地,学生们打电子游戏机、打架斗殴、唱不健康顺口溜、看不健康书报的现象基本上消除了。课外翻阅健康书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互相讨论,开展班级特色文化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成了同学们课外的主要话题。
5、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班主任成功实行了“十个感染源”和“十条自求途径”。“十个感染源”是:①班主任人格感染;②学生榜样感染;③环境布置感染;④文字、图片感染;⑤音乐歌曲感染;⑥心理按摩感染;⑦情感激励感染;⑧情景活动感染;⑨评比先进感染;⑩精神奖励感染。“十条自求途径”是:①擦亮闪光点,克服自卑心理;②赏识教育,激发自尊心;③激励上进,树立自信心;④创设感染源,诱发好奇心;⑤运用感染体,表扬探究心;⑥增强感染力,激发自求心;⑦帮助细感悟,激活自乐心;⑧指导深体会,激励责任心;⑨激情明道理,培养持久心;⑩创新反复抓,养成自觉心。使学生在十个感染源的感染下,通过十条自求途径,把激发出来的热情和潜能像接力赛跑似地传递下去,不知不觉地、自觉自愿地在“感染自求”的大道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