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自我评价自求发展的研究》课题方案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 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评价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谈不上让学生自求发展。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实现自求式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把教育又推向了新的层次,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现代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通过活动、主体内部自己运动的结果,外部的作用可促进其内部活动的进行,但不能代替主体的“自己运动”,因此,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全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切主导因素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就等于否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的检查,这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过程本身的一个重要条件……
本校正致力于《感染式教育、自求式发展》这课题的研究,在学科课程上、教师着力创设实施感染式教育,让学生在自求、自悟、自得,学生在学习兴趣被激发、个体潜能被肯定、学习训练被开放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因此,在主课题的思想理念的指引下,制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自求发展”的子课题研究,旨在站在数学学科层面,从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去探究、研究学生的自求式发展,从而佐证主课题的有关思想认识。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或对同学的评价,同时,他也是指既对学习结果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自求发展,是指评价不是简单地对数学学习的行为或者学习的结果,作一个‘对’或‘错’及‘好’或‘坏’的判断,而是特别注重对学习过程、学习状况、学习趋势进行描述性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最近阶段的数学学习成果及目标,即自求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数学学科中,学生自求发展的新模式,佐证主课题《感染式教育、自求式发展》研究的重要思想。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评价的主体。自我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自我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认识到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速度,达到有效自控,使教和学和谐统一。
2、评价的标准。学生对自己学的某一方面的或整体的评价作出判断,关键是要有评价的标准,没有标准的评价是无法操作的。我们的目标既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应把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统一起来,要求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比,不是学生与学生比。
3、评价的内容。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既包括课堂中对学习的评价,也包括课外学习的评价,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对课内学习的评价应分成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领域。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知识的筹集,又包括能力的培养、情意的发展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形成。
4、评价的语言。评价的语言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定性描述性的语言评价,二是符号性的定量评价。评价的语言既要能够的反馈情况,又要便于操作,同时还要顾及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特点和心理,此外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又能为学生理解接受,力求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实践。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
⑴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确立数学课堂学习目标。
⑵指导组织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每周自评、互评数学学习状况。
5、评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评价方法,如:标准对照法、工具校正法、验证法、预测反思法等,注重自评的同时不排除互评、他评、群评等评价方式。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的: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表现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课堂教学案例、学生评价实录、课堂教学实录、资料总结、学生调查反馈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3年9月——2004年1月)
课题组查阅各类资料,收集评价理论资料,并组织学习,在此基础上修改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详细计划。
2、实施阶段(2004年2月——2005年1月)
①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别,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对此,我校课题组根据不同的年龄层的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体系。
②由于各类知识间的差异性,我校课题组尝试探索四类知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不同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模式。
3、总结推广阶段(2005年2月——2005年7月)
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并推广研究经验。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
1、经济条件
我校以“科研兴校”的思想指导教学工作,对教科研投入资金较多,对科研物品的购买优先考虑,同时本校环境优美,学校软、硬件设备齐,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2、师资条件
数学组共有10人参加课题研究,大专率100%,年富力强,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蒋红军
协调:
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