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教师在线 >> 教育随想 >> 小学语文 >> 正文  
  赶上新课程的步伐           
[ 作者:邹栋霞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4-12-21    文章录入:沈火坤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赶上新课程的步伐

 

横塘中心小学    邹栋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有效阵地。教师应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与《新课程标准》同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激趣、引探、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新课程标准》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发展潜能的桥梁,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1、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轻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课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我在上《小鹰学飞》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小鹰。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小鹰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自主性更强了。

另外,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仔细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二、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开辟自主的空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以《小鹰学飞》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2)学习小鹰学飞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3)在学生学习完小鹰学飞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徙到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一改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的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激发积极的思维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是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狼和小羊一课,让学生想一想小羊会有什么结果?这个问题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层次的道理。

3、点燃创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挈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课文插图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开展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躬行此事、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知识、练才干。若只是盲目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活动方式。

1演一演。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执教《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以六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小组间展开比赛。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并确定具体演哪一个片段,然后写成剧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形象、最具创意等等。教学效果较好,因为要演,学生得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写,学生得仔细认真而且自觉自主的读课文;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并且热情高。

2、辩一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礼貌待客》一文时,采用这一方法,很有效果。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阿姨队”和“小明队”两大阵营。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

3、访一访。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任务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比如《你张大了做……》,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班上的同学采访。被问的同学说话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

4、议一议。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他们的各自智慧火花碰撞,达成共识。如教《乌鸦喝水》一文,有个学生反驳说“乌鸦想的方法不好,乌鸦可用吸管吸水呢!”有个学生建议说:“它用两只手抱起瓶子也能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发言:“乌鸦没有手,它有翅膀,瓶子很滑,它抓不住。”“那它可以把瓶子打破再喝!”…… 真是“你放唱罢我登场”热闹场面,连平时胆小的学生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参与唇枪舌战,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体选择哪一种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课堂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份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

 上一篇文章: 初探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下一篇文章: 悄悄转换课堂的脸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