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黄河情 ——中高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在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提前一周利用各种途径分工协作查找“我所知道的黄河和”的相关材料(关于黄河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 【活动过程】: 一、感知母亲河 1、找找画画。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你能在我们的版图上找到她的身影吗? 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用笔在上面描绘黄河,从总体上认识黄河呈“几”字形。 2、看看听听。 多媒体显示母亲河雕塑,《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母亲河,去感触她的博大,去拥抱她的灿烂。揭示课题——悠悠黄河情 (设计意图:调动多种感官——手摸母亲河的脊梁,耳听豪迈的旋律,眼见神圣的雕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母亲河的敬意。) 二、走近母亲河 1、课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收集了许多关于母亲河的信息,现在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了解多少? 2、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收集到的信息。 A、可以在地图上画一画黄河的发源、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B、可以放一放黄河两岸名胜古迹的录象,如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开封的龙亭,山东的泰山,洛阳的白马寺等。 C、可以说一说黄河的历史,如中国几代帝王建都均在黄河流域。平阳(今山西临汾)是尧的都域,舜之都为蒲圾(今山西永济),禹的都城是阳翟(今河南禹县)。 D、可以看一看黄河沿岸的许多名城的图片,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E、可以读一读一组组数据,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展示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次信息的展示,还是一次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效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一次收集信息,获取知识途径的展示,更是一次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好机会。) 三、歌唱母亲河 1、(出示动态的黄河图)假如我们一来到了奔腾不息的母亲河面前,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随意回答)的确,每一个到黄河游览区的人,第一个愿望和不可遏止的冲动就是观看黄河。不过,黄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梢公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名为“歌唱母亲河”的闯关游戏,等我们依靠智慧,闯关成功,他才肯带我们去游览黄河,有这份信心和勇气吗? 2、宣布活动规则:闯关分必答和抢答两种。如果在活动中哪个小组能获得三张船票,就可乘上羊皮筏子观赏黄河风光。 3、由班长做主持,带领大家进行闯关活动。 A、必答题(“歌唱母亲河”五个字背后各藏着彝族题目,各小组可任意选择,全部答对的一张船票。) 请对出下列关于黄河的名句 (1)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__________,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唱一首关于“黄河”的歌?(如:《保卫黄河》、《黄河颂》、《黄水谣》《黄河船夫曲》等)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描写“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五个,并从中选择一个造句。(如“泾渭分明”、“河清海晏”、“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等) 讲一则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多媒体出示几组图片,说一说这是沿黄省区那些著名的石窟。(学生每说出一个,可点击相的图片,出示这些石窟的简介。) B、抢答题(答对一题,得一张船票): (1)1997年,柯受良在黄河中游哪个著名的地方驾驶跑车飞跃了黄河?(壶口瀑布) (2)《黄河颂》是谁作的词,谁谱的曲?(光未然 冼星海) (3)请说出四个黄河流域的古战场遗址。(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秦都咸阳、秦都咸阳、官渡古战场) (4)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齐名的黄河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名字。(黄河小浪底工程) (5)说出两处以上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如:蓝田猿人的遗迹、大地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半坡遗址等) (6)“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谁说的? (7)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出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是谁?(孔子) (8)黄河发源于哪座山?(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4、主持人总结,颁发船票,作好登船游览准备。。 (设计意图:黄河的主人梢公,刺激又富有挑战性的闯关游戏,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形式。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感受黄河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学生不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母亲河,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了竞争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