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新课程在线 >> 新课程标准 >> 正文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7           
[ 作者:肖瑞元转录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04-12-20    文章录入:肖瑞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题材应丰富多样,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教材的编写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的呈现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逐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
  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教材编写时,应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一)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
  相对第一学段而言,本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此,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例如,本学段学生对数的认识已从第一学段的万以内扩展到亿以内,而他们缺乏对大数的直接感受。因此,本学段选择的学习素材,应有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取素材,使学生逐步地由较小的数去把握较大的数。
  例1测量你1分心脏跳动的次数,进而推算你1时、1天心脏跳动的次数。你的心脏大约在多少天内跳动100万次?
  教材应当选取一些具体的模型和图形,从这些模型和图形出发认识有关的内容。例如,对于"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这个内容标准,可以以实物和模型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再如设计图案,可以直接从学生学过的各种图形出发,讨论用这些图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设计出美观的图案。对于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教材应选取学生身边的实例为素材,如物体做直线运动、栽树时将树苗扶正、学校主要建筑物的平面示意图等。
  教材还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上选取一些合适的素材,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精神,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并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例2由人口统计年鉴,可查得某地1949年至1994年期间每隔5年的人口数据(如下表):

[1] [2] [3] [4]  下一页

/

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人口数/万人

4

4.8

5.9

7.4

9.6

/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人口数/万人

13.7

18

22.4

27.1

33.8

 上一篇文章: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6
 下一篇文章: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8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