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增强记忆力,减轻学生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一段时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要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良师就是兴趣。这需要教师在教与学中创造愉快的环境,设计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兴趣,获得知识。根据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驰、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
在实践教学中,除教材中的歌曲外,教学生唱一些国内外广泛流行、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且学生喜爱的歌曲,如Mary Had A Little Lamb等。学生在没有掌握多少英语知识的情况下,就能够唱出一句句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歌,这无疑是给学生增添了无限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了求知欲。
唱歌是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在测验或会话比赛后气氛过于紧张时,我们可以唱诸如“Kness and Toes”此类的歌,并配上动作,紧张的气氛立即会得到缓解;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我们就唱数字歌,规定每唱到双数或倍数的单词时须起立,不费什么力气就将学生游离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二、降低学习难度
由于唱歌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遇到教学难点,通过唱歌可以避免反复操练的枯燥,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轻轻松松地度过难关。学习“These/Those are……”的句型中, 也习惯地带上“a”,却忘记在名词词尾加“s”。于是我设计了复句型歌:“what are these? There apples. what are these? They'reeggs……”。就这样,很多句型和词汇在唱熟后得到了掌握。每当学生说不出某种单词或句子时,只要轻声哼一下歌曲,所需内容便清楚地呈现在脑海中。如十二个月份的名称,长而难读,学生就是利用唱歌轻松地掌握了它们。学生们运用了所学知识成就感油然而生,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产生了很大乐趣,教学成效明显提高。
三、增强记忆力
唱歌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够增强记忆力。人的生理机制表明,大脑左半球善于处理音词数理、逻辑类的信息;右半球是记忆、识别文字和音乐旋律并进行模仿的中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利用唱歌这种形式也就是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其功效不言而喻的。这也是说明了为什么音乐教学的辅助作用比其它教学手段所产生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深刻的道理。
学生初学英语都会感到单词特别难记,这是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第一困难,尤其是差生不解决这一问题会大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教表示动物、交通工具、学习用品等单词时,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表演,然后从中选出最形象的动作让大家模仿,随着节奏,唱到什么动物就模仿什么动物的样子。待学生熟悉后,唱歌节奏由慢到稍快。这样反复几次,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七个单词的拼写,对词义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无论从生理机制,还是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运用唱歌这种形式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到课课有歌声。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不仅没有影响到我的教学进度,反而为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下去提供了保障。运用唱歌教学,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真正地保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