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网站 >> 横小在线 >> 教师在线 >> 教育科研 >> 小学英语 >> 正文  
  横塘中心小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计划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27    更新时间:2004-9-8    文章录入:符春霞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横塘中心小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素质,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把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树立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素质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论著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勤思考,勤内化,重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

2、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为每位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观。

3、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改革研究,努力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构建优化型教学模式。

4、认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创设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加强英语学科网页建设,提供平台,开发网络资源,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强化过程性管理,切实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台帐、有成果、有反思,善于分析和小结。

2、加强教材教法的教研工作,深入研讨教学模式,创建师生互动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3、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活动,边实践,边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三、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组织学习市学科教学建议,规范教学全过程,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探讨成果与不足。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文章。

2、积极开展学科调研工作,分析存在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积极开展研讨示范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全面提教师的教学素质。

4继续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改成果,组织推荐送市省各类优秀论文。

四、各年级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年级:

1、  培养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2、   学生能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4、   能听说26个字母,并能正确书写。

5、   能拼读、拼写单词。

四年级:

1、          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3、          规范作业书写格式。

4、          掌握一般疑问句、感叹句。

五年级:

1、          扩大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习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3、          培养学生编对话的能力。

4、          掌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

六年级:

1、          继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英语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掌握一般过去时。

月工作安排:

九月:

1、订好教学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制作头饰,卡片等。

2、集体备课三年级1——6单元。

3、强化课堂常规,抓好课堂纪律。

4、三年级教师上一节研讨课。

十月:

1、          五年级全镇质量调研。

2、          集体备课三年级7——12单元。

3、          全镇三年级字母书写比赛。

4、          三年级展示课。

十一月:

1、          四年级全镇质量调研。

2、          三年级语音模仿比赛,为市里的比赛选拔选手。

3、          积极准备市五年级的质量调研。

4、          五年级集体备课。

5、          五年级研讨课。

十二月:

1、          六年级集体备课与研讨课。

2、          校内四、五、六年级单词竞赛。

3、          五年级编对话比赛。

4、          六年级写作比赛。

一月:

1、          四年级研讨课。

2、          制订各年级复习计划

3、          复习研讨课。

 上一篇文章: 英语谚语
 下一篇文章: 英语字母游戏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欢迎各位横塘中心小学网站的网友在线发表个人观点)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