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实现教育科学发展
丹阳市教育局局长 刘元良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新时期丹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市各类学校根据年初制定的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坚持 “努力更新理念,着力理性思考,致力理智操作,追求理想状态”的发展思路,同心协力,团结奋进,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教育局党委和局长室向全市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恭祝大家新年愉快,事业有成! 2004年我们通过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经费筹措的力度,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活动的力度,较好地实现了五大提高。 教育被人民群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谈论的热点、投资的重点。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越来越高的关注程度,成了教育发展的希望和优势所在,也成了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丹阳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正以令人信服的迅速向前推进,也正以令人信服的发展水平满足着人民群众的需求。教育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高考继续取得优良成绩。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树立远大理想。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以校为本、以片协作、以城带乡推进深化的经验在省、镇江市推广。教育发展的品位越来越高。省级品牌学校群体不断扩大。职教有三个专业通过了江苏省首批示范专业评估验收。14所初中被评为镇江市无流生学校、15所初中评为镇江市控制流生先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断推进。师资建设水平越来越高。 2004年,是完成“十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之年。一年来的团结奋进,顽强攻坚,一年来的迎难而上,迎难而进,丹阳教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争得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抓住了新一轮发展的好机遇。 2005年是“十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保持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2005年丹阳教育工作,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树形象、保稳定、转机制、谋发展、促开放”的方针,努力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稳健、和谐发展的丹阳教育新局面。 要千方百计树立一个形象——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优良形象;突出两个确保——确保稳定第一,确保服务至上;抓好五个推进——以资源统筹为关键,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教学质量提高;以人才强教为根本,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推进教育持续创新;以标志性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教育的纵深发展。2005年教育的五项重点工程为:华南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建好综合楼,完成周边环境改造任务;省丹中持续拓展工程;职教中心东扩工程;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新建工程;天波城小区配套初中新建工程。 2005年的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要完成2005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根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更新理念、理性思考、理智操作、理想状态”的工作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树形象、保稳定、转机制、谋发展、促开放。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学的能力;进一步增进教育的开放理念,提高构建大教育体系的能力;进一步增进人本观念,提高校长领导学校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进科学管理的观念,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民主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科研兴校的能力;进一步增进服务理念,提高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能力。 金鸡报春,闻鸡而舞。新的一年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希望和新的挑战的到来。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成绩,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工作方式上有新改进、在事业发展上有新思路,在实现途径上有新手段,在破解难题上有新举措,在推进工作上有成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奋力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