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组协作——研究感兴趣的话题。汇集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成探究合作小组,如甘薯的营养价值、甘薯的由来、甘薯的常见食用方法、甘薯的种植、甘薯的种类、种植甘薯的收益、甘薯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等。每组选择一两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5.整理交流——甘薯研究活动展示。在小组自主活动两周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鼓励他们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实物展示、文字介绍、小实验等)就某一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同学们有的整理收集来的甘薯各部分的标本、绘制甘薯生长示意图,有的介绍甘薯的种类和特征,有的准备做实验验证淀粉的特性,也有同学通过访谈计算向大家介绍种植甘薯的经济价值。 6.活动延伸——小种植。随着活动的深入,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新想法:如果甘薯能长成西瓜那样表面光滑的该多好啊,这样就容易清洗了;现在的甘薯都是棕色的,颜色十分单调,如果甘薯能变成五颜六色的,那一定会非常好看;是不是泥土越松软,甘薯就长得越大呢?让甘薯的茎和叶像丝瓜一样爬到支撑物上,是不是可以种得更多呢……这样,由甘薯研究又自然地生成了许多话题,如是什么让植物生长的呢?植物生长为什么有快有慢?什么叫绿色食品?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试种植,因此生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另一个主题——“小种植”。我们把试验田留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起来感受种植的辛苦和快乐,体验丰收的喜悦。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不是根据目标预先设计好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才能随之不断完善。农村孩子大多活泼好动,有着不同于城市孩子的活动方式与业余生活。他们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民间的游戏或活动,如滚铁环、跳方格、扳手腕、爬竿等,每一种活动都有着不同的花样和故事,拥有不少的爱好者。教育活动如果能吸收其精华,发展其优势,那对于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交往能力等都将非常有益。 每年秋季,学校都举办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能否吸纳小学生组织体育节、创新体育节呢?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们全程参与整个体育节的组织,让体育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加以指导,由学生宣传健康知识、调查锻炼状况、自主确定项目、参与制定规则、安排比赛日程、发布活动消息、组织竞赛开展,红红火火地开展了“我们的体育节”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 1.调查、分析各年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确定体育节项目,绘制报名表,统计报名情况。尊重学生的喜好,增设滚铁环、丢沙包、玩陀螺等民间比赛项目。学生设计的调查表形式丰富多样,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如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还少,同学们设计的调查表以图画为主,结合拼音,让一年级同学用笑脸和哭脸表示喜欢和不喜欢。 2.采访(村里的老寿星、赤脚医生、体育教师)、收集(通过图书、网络、影视)、整理(小组或个人)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手抄报、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宣传、介绍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体育项目的由来和变化、中外体育明星的介绍、2008北京奥运会的知识、教你玩游戏、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等等。 3.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比赛规则,安排比赛程序,发布活动信息。学生制定的比赛规则虽然不是很科学,但充满了童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换位思考。 4.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全程组织、参与大多数体育竞赛活动。许多同学与体育老师一起划跑道线、分发号码、准备器材,许多同学在担任小裁判、小记分员等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小裁判”王丹同学说:“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简单,其中有苦有乐,有哭有笑。这使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否则不会成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