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学生创新的摇篮
横塘中心小学 商连生
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的情绪参与,因而显示出多样性。可见,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文章内容的跳跃性使文章中都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点,往往是我们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最佳切入点。例如第九册课文《我也是普通一兵》中,有这样一段:安全脱险的船民们,发现刘主席站在他们面前,无不激动万分,一个个紧紧地握住少奇同志的手,两眼噙满泪花……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想一想,脱险后的船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通过这样的填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体会到船民们的激动心情。这样,学生就能有所发现,得到补充的创造乐趣。
因此,抓住文章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使之成为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定能得到培养。像《悲壮的一幕》中飞船坠毁后人们的表现和所想也是一个空白点,学生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先营造特定的情境,通过精心启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地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把想象中的事物写下来。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路,发挥其创造性。
例如在创新活动课上,我先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接着出示想象作文题目《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并告诉大家:“现在你们手里如果有一支神笔,但这支笔只能画一样东西,你准备画什么?为什么?请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时同学们兴趣盎然,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说要画“会飞的房屋”,有的说要画一台能“吃”塑料袋的机器,让它来清除白色污染。……虽然有些想法很幼稚,但字里行间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因此,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进行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定得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也就能得到提高。 |